上级政策的鲜明信号与明确导向,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注入了强劲动力,社区工作者在党组织引领下,需将一件件“日常小事”当作“民生大事”,以“小题大做”的务实作风,持续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。
党建网格听民声,办好“小心愿”托举“大服务”
民生系民心,民心聚民力。社区居民的日常“小心愿”,直接关乎“大幸福”。要依托并建强社区党建网格,将党的组织体系嵌入治理单元。在党组织统筹下,燕依园社区工作者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岗效能,便捷服务居民。同时,由社区党组织主导,根据人口、地理、布局等要素精细划分微网格,推行“一格一员”,织密组织网络。积极践行党组织领导下的“枫桥经验”,畅通“实时点单”渠道,让网格员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、民情信息员、矛盾调解员、服务代办员,确保居民“话有处说、苦有处诉、理有处讲、事有人办、难有人帮”。通过“人在网中走、事在网中办”,在党建引领下将美好“民生愿景”转化为“幸福实景”。
党群阵地解民忧,化解“小矛盾”构建“大和谐”
社区是矛盾问题的汇集地,更是服务群众、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。面对邻里关系带来的“小矛盾”制约社区“大和谐”的问题,社区党组织必须明确“治理为了谁、依靠谁”的核心命题。在党组织引领下,通过创新搭建多元化治理平台,畅通居民参与渠道。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居民议事厅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党群“小阵地”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调动居民从“接受服务者”向“服务提供者”转变,广泛吸纳党员骨干、居民代表、志愿者等力量,共同参与矛盾调解和社区建设,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,变“小矛盾”化解点为“大和谐”构建场。
党员先锋抓细节,做实“小项目”书写“大文章”
社区治理贵在精细,考验着党组织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能力水平。精细治理不仅体现在硬件保障,更渗透在社区工作者(尤其是党员)每一次细致交流、每一个服务状态中。燕依园社区工作者(党员)时刻牢记宗旨,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更需想在群众之前。在社区党委统筹规划下,聚焦衣食住行“小细节”,深入挖掘整合资源。如燕依园社区由党建引领下不断完善的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打造廉洁文化广场、老物件民间藏品展示馆、爱心餐车等特色党群服务“小项目”。在党组织协调推动下,扎实推进小区改造、加装电梯、解决充电难等关键实事,提升生活服务、交通出行等惠民质量,把群众眼里的“麻烦事儿”办成党组织领导下的“暖心工程”,共同书写宜居宜商宜业社区的治理“大文章”。